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阿比罗提(梵abhirati,藏mṅon-par dgaḥ-ba)


  阿閦佛之净土名。又作阿维罗提。意译妙喜、妙乐、甚乐、欢喜。“阿比”(abhi),为无比或殊胜之义;“罗提”(rati),系自“喜”(ram)之义转来之语。依《阿閦佛国经》卷上〈发意受慧品〉所述,东方过去千佛刹,有阿比罗提世界,大目如来住其土说法。其时有阿□菩萨就大目如来受记,后成佛,现在阿比罗提世界。
  《阿閦佛国经》〈善快品〉述及此世界之功德庄严,其地平正,无山陵溪谷等,足踏地面则陷下,举足则又还复如故。有树木,常生花实,人民皆从树取五色衣被着之。国中无三恶道,人则无恶色者、丑者,亦无淫怒痴、及牢狱拘闭之事,或众邪异道,且无风寒气三病。人所食之物,随所念而自然现前。起卧之处,系以七宝为交露精舍,七宝为床。女人之德则如天女,无有女人之过,妊身产时安稳无苦。国中无王,唯有法王阿閦如来佛。亦无日月光明照明,而有阿閦如来之光明常照三千大千世界。
  [参考资料] 《大宝积经》卷十九〈佛刹功德庄严品〉;《悲华经》卷四;《道行般若经》卷六〈怛竭优婆夷品〉;《维摩经》卷下〈见阿閦佛品〉;《法华经》卷三;窥基《阿弥陀经疏》;《翻梵语》卷八;印顺《净土与禅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