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金七十论


  三卷。陈‧真谛译。又作《僧佉论》《迦毗罗论》。收在《大正藏》第五十四册。系《数论颂》之最古释论。内容主要在阐述数论派之教义。全书由颂及长行所组成,颂为自在黑(Iśvara-kṛṣna)所造;长行作者不明,依《成唯识论述记》卷一(末)所记,或为天亲所造。关于其书名由来,《成唯识论述记》卷一(末)、卷四(末)谓自在黑造七十行颂,金耳国王赐金赏之,自在黑为彰己誉,故名其所作为《金七十论》。《大藏经纲目指要录》卷八则云︰“昔中印天亲菩萨至罽宾国,为王解说其义。王曰︰师说此七十偈义,义义如金。遂赐金七十斤,因立名。”
  然此上二说或系依《婆薮槃豆法师传》而来。该《传》云“天亲造七十真实论破斥外道所造僧佉论,王乃以三洛沙金赏赐法师。”此中之“七十”或系取其颂数,非谓金数。
  本书在中国几乎未被研究,故无注释书。虽然《佛书解说大辞典》中有真谛著《金七十论释》(缺本)之记载,但《净土真宗教典志》则谓该说有误。
  在日本,研究本书者为数不少,注释书有︰法住《金七十论疏》、晓应《金七十论备考》、宗朗《金七十论解》、快道《金七十论藻镜》、信慧《金七十论探赜》、玄珠《金七十论校注》等。其中,第一、第二两注书为此类书中之先驱。
  ◎附︰〈自在黑〉(摘译自《望月佛教大辞典》)
  自在黑,印度数论派学者。约四、五世纪间之中印度人。属婆罗门种。姓拘氏(Kauśi-ka或Kuśala)。据《金七十论》卷下所载,可知自在黑是跋婆利的弟子。他曾将般尸诃所说的六万偈大论节略为七十偈(即《数论颂》),相当于汉译《金七十论》中之偈颂。
  又,《婆薮槃豆法师传》云(大正50‧189b)︰
  “至佛灭后九百年中,有外道名频阇诃婆娑。频阇诃是山名,婆娑译为住。此外道住此山,因以为名。有龙王名毗梨沙迦那,住在频阇诃山下池中。此龙王善解僧佉论,此外道知龙王善解,欲就受学,龙王恒变身作仙人状貌,住叶屋中,外道往至龙王所,述其欲学意,龙王即许之。(中略)龙王既嘉其聪明,即为解说僧佉论。语外道云︰汝得论竟慎勿改易。龙王畏其胜己故有此说。及其随听所得,即简择之有非次第,或文句不巧,义意不如,悉改易之。”
  其后,彼外道持此论至阿输阇国,与世亲之师佛陀蜜多罗论议,且论破之。当时阿输阇国王以三洛沙之金赏赐外道,外道得金施与国人,还频阇诃山。世亲后闻此事,乃造《七十真实论》,破彼外道之《僧佉论》。世亲所破斥之《僧佉论》恐是《金七十论》,故“频阇诃婆娑”当系指自在黑。
  又,《成唯识论述记》卷一(末)云(大正43‧252a)︰
  “有外道名劫比罗,(中略)其后弟子之中上首,如十八部中部主者,名伐里沙,此翻为雨,雨时生故即以为名,其雨徒党名雨众外道。(中略)此师所造金七十论,谓有外道入金耳国,以铁鍱腹,顶戴火盆,击王论鼓求僧论议,因诤世界初有后无,谤僧不如外道,遂造七十行颂申数论宗。王意朋彼,以金赐之。外道欲彰己令誉,遂以所造名金七十论。彼论长行天亲菩萨之所造也。”
  《华严经随疏演义钞》卷十三云(大正36‧99c)︰“其后弟子之中上首,如十八部中之部主,名伐理沙,此翻为雨,雨时生故,即以为名。徒党名雨众者,即义当自在黑所受跋婆和。”
  [参考资料] 《成唯识了义灯》卷二(本);金仓圆照译《法住撰金七十论疏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