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


  十卷。隋‧智顗说,法慎记,灌顶再治。又作《禅波罗蜜法门》《释禅波罗蜜》《禅波罗蜜》《禅门修证》《渐次止观》《次第禅门》。收于《大正藏》第四十六册。系详说三种止观之渐次止观者,为禅定之入门书。
  全书共立十章︰
  (1)修禅波罗蜜大意︰述一部之大意,略述十非心,阐明菩萨之四弘誓愿。
  (2)释禅波罗蜜名︰对“禅波罗蜜”一词作种种解释料简。
  (3)明禅波罗蜜门︰谓禅有“色、心”二门,及“世间禅、出世间禅、出世间上上禅”等三门之别。
  (4)辨禅波罗蜜诠次︰叙述自初发心至佛果等修禅之次第阶级。
  (5)简禅波罗蜜法心︰叙述“法、心”有有漏、无漏、亦有漏亦无漏、非有漏非无漏四种,并说佛为对缘化物,而以四悉檀之因缘说此法。
  (6)分别禅波罗蜜前方便︰为欲开发内心、安心习学者指示修禅之前方便。初说外方便(即二十五方便),次明内方便定内用心之法。
  (7)释禅波罗蜜修证︰说禅有“世间禅、亦世间亦出世间禅、出世间禅、非世间非出世间禅”四种。此中,四禅、四无量心、四无色定是世间禅;六妙门、十六特胜及通明为亦世间禅亦出世间禅;对治无漏、缘理无漏为出世间禅。出世间禅中,对治无漏更分“观练薰修”四种。卷终详说九想、八念、十想、八背舍、八胜处、十一切处、九次第定、师子奋迅三昧、超越三昧等。
  至于第七章“缘理无漏”一段及“非世间非出世间禅修证之相”,及其后三章,则缺而未述。
  本书原为智顗三十余岁时,于金陵瓦官寺所说。时,大庄严寺法慎私记为三十卷;后传章安灌顶,删定而成十卷。依本书内容,可略知智顗前期之止观思想。
  [参考资料] 《隋智者大师别传》;《国清百录》卷四;《止观辅行传弘决》卷一之二;《佛祖统纪》卷二十五;慧岳〈释禅波罗密概说〉(新式标点本《释禅波罗密》卷首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