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贤劫十六尊


  密教用语。指贤劫所出现的十六尊菩萨。又称贤劫十六大菩萨。密教以之为贤劫千佛之上首,即金刚界曼荼罗九会中,列于羯磨会、三昧耶会、供养会、降三世会等各轮坛外四方的十六尊菩萨。如《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》卷下云(大正18‧318a)︰
  “绕轮坛四面,各一称真言,安立贤劫位。真言曰︰吽(引)吽(短)。贤劫千如来,十六大名称。先画弥勒尊,次明不空见、一切灭恶趣、离一切忧暗,香象、勇猛尊、虚空藏、智幢,无量光、月光、贤护、光网尊。次画金刚藏、无尽慧辩积、普贤大光明,及余上首尊。”
  此十六尊是在轮坛外四方各安四尊。其中,东方四尊是慈氏、不空见、除盖障、除忧暗。南方四尊是香象、大精进、金刚幢、智幢。西方四尊是无量光、贤护、网明、月光。北方四尊是无尽意、文殊、金刚藏、普贤。
  按,贤劫十六尊之说,应系由十六正士转化而来,如《无量寿经》卷上云(大正12‧265c)︰“又贤护等十六正士。”《思益梵天所问经》卷一云(大正15 ‧33b)︰“及跋陀婆罗等十六贤士。”但《思益梵天所问经》所列举的十六贤士名号和上述十六尊相比,只有贤护、香象、智幢、不空见等数尊相合,其余多不相符。又,《宝云经》卷一云(大正16‧209b)︰“跋陀婆罗等十六贤士,贤劫千菩萨摩诃萨等,弥勒最为上首。”《大宝积经》卷一一一〈净信童女会〉云(大正11‧623b)︰“复有贤劫诸菩萨等,弥勒菩萨而为上首。(中略)复有十六大士,贤护菩萨而为上首。”
  因此,上述之贤劫十六尊或即指此贤劫出现之弥勒等菩萨,再杂糅贤护等十六正士中之某些成员而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