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觉天(梵Buddha-deva,巴Buddha-deva)
印度小乘说一切有部学者。婆沙四评家之一。音译又作勃陀提婆、浮陀提婆、佛陀提婆。其事迹散逸不详;至于其生存年代,据推定,约为西元前后。
依凉译《阿毗昙毗婆沙论》卷一所说(大正28‧6a)︰
“诵持修多罗者说言︰五根是世第一法。尊者达磨多罗说曰︰世第一法体性,是思名差别耳。尊者佛陀提婆说曰︰世第一法体性,是心名差别耳。”
由此可知觉天与法救同为说一切有部中之诵持修多罗者(经师)。又,师以为有为法虽多,但不外乎“大种”与“心”(即物理与心理两大元素),如《大毗婆沙论》卷一四二曰(大正27‧730b)︰“诸有为法有二自性,(一)大种,(二)心。离大种无所造色,离心无心所。诸色皆是大种差别,无色皆是心之差别。”
此外,《俱舍论光记》卷二十曾举出其对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之说法云(大正41‧311a)︰“诸法行于世时,前后观待,立名有异;观待后故名过去,观待前故名未来,俱观待故名现在。如一女人观待女名母,观待母名女;体虽无别,由待有异,得母女名。”
[参考资料] 《大毗婆沙论》卷二、卷十九、卷二十二、卷四十四、卷四十九、卷六十一、卷七十四、卷一二七;《俱舍论》卷二十;印顺《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》第六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