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西园寺
江苏省苏州的佛教名刹。也是苏州名胜。位于苏州之留园之西,本为明代万历年间(1573~1620)太仆徐冏卿产业,当时名为“西园”。后来其子舍园为寺,名为“复古归原寺”。
明思宗崇祯八年(1635)改名为“戒幢律寺”。清文宗咸丰十年(1860)曾一度毁圮;光绪初年,由广慧筹募重建,复改称为“西园戒幢寺”。
西园寺主景在寺西的广仁放生池。放生池水清如镜,游鱼成群,故“西园观鱼”成为游寺者的最大乐趣之一。池中有石高三丈余,名曰“瑞云峰”;嵌空玲珑,中夜有光,相传是朱□所凿。园废后,此石移入织造府。
该寺入门处矗立金身大弥勒佛,两厢分立四大金刚。寺内的五百罗汉堂,具有三百年的历史,是西园寺中最古的建筑物。堂内有释迦如来坐像,以及神态各殊、栩栩如生的五百具木制罗汉像,刻工系仿苏州“直保圣寺”杨惠之的笔法。又,堂内中央供奉千手观音金身佛像,高约四十余尺。
筑于高基坛上的大雄宝殿,系清代的建筑物。殿内须弥坛上设有三尊大佛及护法菩萨像,雕刻极为精美。
全寺建筑除上述罗汉堂、大雄宝殿外,尚有天王殿、观音殿、藏经楼及牌坊等。布局严整,殿宇雄伟,佛像庄严,为苏州最大,且保存最完整的寺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