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西双版纳
地名。为云南最南端的自治州,为我国小乘佛教的弘传地区。其地之西南与缅甸接壤,东南与寮国毗连,东部为无量山,西侧为怒山山地余脉。澜沧江及其支流横贯全境。“西双版纳”为傣语,傣语称“十二”为“西双”,而“版纳”为行政区域。盖该地在未成立自治区之前,划分为十二个行政区,故称“西双版纳”。现在全州辖有(允)景洪、□海、□腊三县。
此地自古以来即为傣族密集的地区。故举凡政治、历史、文化、经济、宗教等,莫不受其影响。根据史料记载,小乘佛教于西元七世纪中由缅甸传入此地。其间屡有兴衰。发展至今,小乘佛教已成为当地的主要信仰,各角落遍设寺塔。佛寺建筑多由大殿、僧寮及鼓房等三个主要部分组成。中心佛寺设布萨堂(戒堂)及藏经阁,大寺均建有佛舍利塔,小寺则由数个村寨合建舍利塔(属共管)。全州寺塔中,以位于景洪县的飞龙白塔及景真八角亭最为著名。飞龙白塔建于南宋‧宁宗嘉泰四年(1204年),系由九座砖构白塔组成的群塔。八角亭高约十五公尺,为多角砖砌塔身,创建于清‧康熙四十年(1701年)。此外,澜沧江畔的自然公园及橄榄坝上,傣族古寺等南方式的佛教建筑亦为数颇多。
[参考资料] 《云南风物志》;江应梁《傣族史》;张公瑾《傣族文化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