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行秀


  宋末元初之曹洞宗名僧。河南省怀庆府河内县人,俗姓蔡。号万松老人。早年,从邢州(河北省顺德府邢台县治)净土寺□卜允落发;受具后,欲南询,遂至庆寿寺,参胜默光。时,光令其看“长沙转自己归山河大地”话头,经半载,全无所入。一日,光语其迟会,复举“玄沙未彻”话头,俾促其开悟。行秀仍有所疑。遂至磁州大明寺,谒雪岩满,未逾月,即悟彻。滞留于此地二年,尽学其蕴底,乃还邢州。建万松轩以自适,后依众请,遂晋净土寺。不久,又迁至中都万寿寺。
  金‧明昌四年(即南宋‧绍熙四年,1193),奉章宗之命,于禁庭说法。时,帝亲迎礼之,闻法开悟,遂赐其锦绮大僧伽梨。又建普度会,每岁设斋。承安二年(南宋‧庆元三年),行秀住大都仰山栖隐禅寺。不久,又移至燕京报恩寺。元太宗二年,奉诏再领万寿寺。未几,退隐于从容庵,评唱宏智正觉之百颂,作《从容录》六卷。元‧定宗元年(一说端平三年)示寂,年八十一;有遗偈曰︰“八十一年,只此一语,珍重诸人,切莫错举。”
  师博览通百家之学,出入金元二朝,受王臣之归向;又三阅大藏经,最精《华严》。常谈真妄不二、事理双照之妙谛,与天童如净共称为当时曹洞宗之二大宗匠。得其法者有百二十人,林泉从伦为其法嗣。李屏山、耶律楚材等名儒亦从游于其门。著作另有《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拈古请益录》二卷,略称《请益录》。此书与《从容录》俱为后代禅门所重视。
  ◎附︰耶律楚材〈万松老人万寿语录序〉(摘录自《湛然居士文集》卷十三)
  余忝侍万松老师,谬承子印,因遍阅诸派宗旨,各有所长,利出害随,法当尔耳。云门之宗,悟者得之于紧俏,迷者失之于识情;临济之宗,明者得之于峻拔,昧者失之于莽卤;曹洞之宗,智者得之于□密,愚者失之于廉纤。独万松老人,得大自在三昧︰决择玄微,全曹洞之血脉;判断语录,具云门之善巧;拈提公案,备临济之机锋;沩仰、法眼之炉□,兼而有之;使学人不堕于识情莽卤廉纤之病,真闲世之宗师也。
  略举中秋日为建州和长老圆寂上堂,云︰“有人问︰‘既是建州迁化,为甚万寿设斋?’师云︰‘此夜一轮满,清光何处无。’又问︰‘不是尽七、百日,又非周年、大祥,软蒸豆角,新煮鸡头,蒲萄驻颜,西瓜止渴,无边功德,难尽赞扬。假饶今夜天阴,暗里一般滋味,忽若天晴月朗,管定不索点灯。’”老师语录,似此之类尤多,不可遍举。且道五派中是那一宗门风,具眼者试辨看。噫!千载之下,自有知音。乙未夏四月,湛然居士漆水移剌楚材晋 1卿,序于和林城。
  [参考资料] 《五灯严统》卷十四;《续灯存稿》卷十一;《五灯会元续略》卷一;《五灯全书》卷六十一;《续灯正统》卷三十五;《宗统编年》卷二十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