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罗姆摩罕罗易(Ram Mohan Roy;1772~1833)


  印度近代宗教、社会改革者。属婆罗门种姓,生于一富裕的印度教家庭。曾于巴特拿(Patna)的回教学校修阿拉伯语、波斯语,深受回教思想的影响。1804年至1814年,任职于英属东印度公司,开始学习英语、梵文,接触传统的印度文化,并接受西欧近代思想的洗礼。
  1815年定居加尔各答,鉴于印度教现状及社会之停滞不前,乃开始从事宗教与社会改革运动。他批判印度教的偶像崇拜,称扬《奥义书》的真髓,倡导吠檀多学派的唯一无形之神。且以英语及孟加拉语翻译《奥义书》;又批判寡妇殉死(sati)、一夫多妻的弊风等。凡此种种,奠定了十九世纪印度社会改革运动的基础。
  1828年,他创设梵教会(Brahma Samāj)。此系一宗教与社会的改革团体,系此后诸教改革运动之先驱。他的宗教理想,并非仅立足于传统以从事单纯的旧宗教复古,亦非期待、宣扬全新的启示,而是尝试促成印度思想与西洋思想,或印度教与基督教的交流。1830年,为了学习基督教及西欧之文明,他曾到英国。在英国发表有关印度之征税、司法制度等意见,相当活跃。后客死于Bristol。
  他的主要著作有︰《Tuḥfatul Muwaḥ-Ḥiddin》(1804)、《Vedānta-sūtras》(Eng. and Bengālī,1816~1819)、《Theprecepts of Jesus,the guide to peace andhappiness》(1820)、《Religious Instruc-tions founded on sacred authorities》等书。
  [参考资料] 黄心川《印度近现代哲学》第一章;玉城康四郎《近代インド思想の形成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