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筇竹寺


  云南昆明之古刹。位于昆明市西北郊的玉案山上。其创建年代说法不一,一说建于唐‧贞观十二年(638),一说建于元朝初年,民间传说则谓系大理国鄯阐(今昆明)侯高光、高智兄弟于北宋年间所建。相传此二兄弟在狩猎时,追捕一头犀牛,牛至玉案山失踪,只见云中有异僧。近前则见僧所持筇竹杖插于林下。乃以为山灵显示,遂于此地建寺,并取名筇竹寺。
  其后,历代屡有修建,现存规模全为清代建筑。其中大雄宝殿正中为元塑三世佛,殿角立有元‧延祐三年(1316)圣旨碑,一面为蒙文,一面为汉文,内容为勒封当时寺中住持玄坚(雄辩的弟子)为“头和尚”,军民、官员应予护持,并赐《大藏经》。该碑文为研究元代云南寺院经济、口语特点、佛教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。大殿两侧及梵音阁、天台来阁内有著名的五百罗汉泥塑像,系清‧光绪九年(1883)住持梵佛特邀四川著名民间雕塑家黎广修率徒所塑,费时七年始告完成。塑像平均高一公尺,外表涂以彩泥。
  寺内另保存有黎广修的淡墨山水壁画与云南名僧担当之楹联︰“托钵归来,不为钟鸣鼓响;结斋便去,也知盐尽炭无。”又,寺后山上有雄辩大师之大寂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