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神宫寺
指日本为举行法事、服侍神明,而于神社内所设立的寺院。又称神愿寺、神供寺、神护寺、神宫院、别当寺、宫寺等。盖佛教初传入日本时,与日本固有的神祇崇拜起冲突,其后,两者逐渐融合,酿成“神佛习合”之思想。到“本地垂迹”之说盛行之后,即以佛教的仪式来祭祀神祇,遂产生神宫寺的设置风气。
神宫寺之名,最早见于《续日本纪》卷一〈文武二年(698)十二月乙卯〉之条︰多气太神宫寺迁至度会郡。又,奈良时代每于诸大神社内设置神宫寺,如︰灵龟元年(715)的气比神宫寺、天平十三年(741)闰三月的宇佐八幡宫之神宫寺、天平胜宝年间(749~756)的鹿岛神宫寺等。平安时代以后,神宫寺的数量迅速增加,几乎各地之神社均有设置。明治元年(1868)三月,由于神佛分离令,神宫寺的堂塔、佛像,遂成为“废佛毁释”的对象,故此类堂塔伽蓝今多仅存旧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