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石窟庵
朝鲜古寺。属大韩佛教曹溪宗第十一教区。位于庆尚北道月城郡。又称石佛寺石窟庵。山号吐含山。目前为佛国寺的附属庵寺。依《三国遗事》所载,本庵系宰相金大城为其父母祈福所造。其成立年代,是以景德王(742~764在位)为中心的新罗王朝的极盛期。
全庵由开凿山壁而成,分为前室、扉道,及圆形窟室。前室两侧壁有八部众的浮雕石板。扉道由石柱围列成短廊而成,两侧对立着金刚力士与四天王像。圆形窟室中央的正后方,有一座石刻的双层基坛。上面所供奉的本尊,是高丈六的释迦坐像。其面容庄严温和,体态丰厚。四周壁上有十五片浮雕着帝释天、大梵天、文殊、普贤、十大弟子,及十一面观音的石板。又,内壁上段有十个龛室,龛内安置菩萨、罗汉等雕像。此外,室顶的天井由石块搭成,呈莲花形。
此石窟之型式,模仿自中国与西域之石窟寺,其石工及雕刻手艺至为精巧。依庆州南山之佛教遗迹及其他古迹来看,景德王时代之新罗石刻工,其技艺水准颇高,而此石窟庵更是韩国石刻艺术的最高杰作。因此被韩国政府列为国宝。
[参考资料] 爱宕显昌《韩国佛教史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