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盖沙布‧钱德尔‧森(Keshab Chandra Sen;1838~1884)
近世印度的宗教改革者。加尔各答人,梵名Keśavachandra Sena。1857年,在德朋德拉泰戈尔(Debendra Narthe Tagore)的领导下,参加由蓝姆汉罗伊(Ram Mohan Roy,1772~1833)所创设的梵教会(Brāhmasamāj),此后致力于印度教的改革,以建设世界性宗教为目的。其后,由于其主张太过激进,而与保守派的德朋德拉不合,遂于1866年,另立印度梵教会(ādi Brāhma Samāj)。后来,其作风渐趋于独裁,且自谓其本人有受神启示(adeśa)的资格,致使会内弥漫批判的气氛;又违反自己所定教条而将女儿许配予Kuc Bihar的年轻国王,终导致教会再度分裂,信徒多离他而去。及其逝世后,印度梵教会群龙无首,遂四分五裂。
虽然如此,氏对于后来印度宗教运动仍影响甚钜。他曾依据印度教、佛教、犹太教、基督教、回教等各教的圣典,编纂祈祷书。又宣布废除阶级制度,推行妇女解放运动,振兴教育,设立学校,并主张打破当时婚姻制度中繁琐的传统陋习(如幼儿结婚、一夫多妻、禁止寡妇再婚、不同阶级不能婚配等),而于1872年制立婆罗门婚姻法(Brāhma Marriage Act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