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百灵庙


  寺院名。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约二十公里处。建于清‧康熙四十二年至四十五年(1703~1706),俗称贝勒庙。为达尔罕贝勒的旗庙,古来即为内蒙古的政治中心。庙所在地的部落亦称为百灵庙。此地为三角形的盆地,庙位于盆地中央,伽蓝多为西藏式建筑,宏伟壮丽,中心的伽蓝(大殿)则系由清廷协建而成的中国式建筑,清高宗勒额广福寺。庙的西北为蒙古人部落,庙北则密集汉人的土屋,称为买卖城。合并上述藏、蒙、汉等族的聚落,亦称百灵庙。该庙于民国三年(1914)遭兵火烧毁;今之庙宇,系民国十三年所重建。
  本庙除作为清廷王室的祈愿寺之外,亦为喇嘛习学的处所,西藏语称作grva-tshaṅ(学问寺),系由活佛所在的大殿(tshogs-chenmdo-mgon)及四学部所组成。其下各有部长、职员及修学僧等。所谓四学部,即(1)教学部(chos-grva),修学显教;(2)秘密学部(rgyud-pa),修学密教;(3)医学部(sman-pa),以密教教义作基础而修学中世医学;(4)时轮学部(dus-Ḥkhor),修学后期密教时轮教法。
  本庙每年定期举行各种祭祀仪事,内蒙诸寺庙均依而行之,其主要行事有︰(1)一月一日的新年会;(2)一月六日至十七日的大殿祈祷会(tshogs-chen smon-lam);(3)六月二日至十七日的大祈祷会,会中表演降魔舞(chos-rgyal Ḥcham),系属降伏舞的一种;(4)十月二十五至二十九日的灯明会(jola-in horal),即宗喀巴忌辰供养,系于大殿的宗喀巴像前献四百灯,二十五日当夜献二千五百灯,并奏乐。此外,每月各学部均举行法会、讲经等行事。
  [参考资料] 《蒙古游牧记》;《大清一统志》;矢野仁一《近代蒙古史研究》;桥本光宝《蒙古の喇嘛教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