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百八烦恼
谓众生的烦恼有一0八种。《大智度论》卷七云(大正25‧110b)︰“如迦旃延子阿毗昙义中说,十缠九十八结为百八烦恼。”所谓“十缠”是指无惭、无愧、嫉、悭、悔、眠、掉举、惛沈、忿、覆。“九十八结”是指三界的见惑八十八使与修惑十随眠。
关于百八烦恼,《止观辅行》卷五之五提出三种说法。其中第三说与上述《大智度论》所说相同。第一说认为“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缘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六尘时,各有好、恶、平三种,形成十八种。其各有阴集(染净)合成三十六种,更配以过、现、未三世(念念生灭)而成百八之数。依《五十校计经》(《大集经》卷五十九)及《杂阿含经》卷三所述,止观若眼,见好色中有阴有集,见恶色中有阴,见平色中有阴有集,乃至缘意之法亦如是。一根有三(好、恶、平)、三中有六(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),六根具三十六,合三世有百八,历六十二见八十八使各各有百八。”
第二说认为“六根各有苦、乐、舍三受,三受对好、恶、平三尘成三十六,其于三世为百八。辅行云︰若准大论则六根各有三受,三受对三尘,三世为百八,然智度论三十六谓︰眼见色思惟分别,心生喜;眼见色思惟分别,心生忧;眼见色思惟分别,心生舍;是十八受中有净有垢成三十六,三世中各有三十六成百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