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白法黑法
白法与黑法之并称。白法指纯善清净之法,黑法指邪恶杂染之法。《大方等大集经》卷五十五云(大正13‧363a)︰“于我灭后五百年中,诸比丘等犹于我法解脱坚固。(中略)次五百年,于我法中斗诤言讼,白法隐没,损减坚固。”《究竟一乘宝性论》卷四云(大正31‧847c)︰“愚不信白法,邪见及憍慢,过去谤法障,执着不了义,着供养恭敬,唯见于邪法。”此谓佛所说之正法为白法,外道等之法为黑法。
另据陈译《摄大乘论释》卷十三所言(大正31‧250c)︰“一切法有二种︰(一) 黑,(二)白。 黑即是恶,白即是善。善中自有四种,法身是真实善故,言白净法为相。”此以烦恼不善为黑法,有漏善为白法。
此外,《华严经随疏演义钞》卷四十四谓白法有二种(大正36‧343a)︰“有二白法能救众生︰(一) 惭,(二) 愧。”
(1)惭白法︰谓内自羞愧,不敢作恶,修习善法,止息恶行。
(2)愧白法︰谓内自惶愧,发露罪瑕,更不敢作恶。
《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》卷一谓有四种白法。
(1)欲白法︰谓诸菩萨以大菩提教化众生生彼欲心,令诸众生于未来世诸白法中得自体相欲。
(2)行白法︰谓诸菩萨舍弃自己资生之珍宝等物,以用布施,不求未来自身果报。
(3)满足功德白法︰谓诸菩萨依舍弃珍宝之因,得成就妙法,但心不贪着。复修行白法,摄取妙法,以多闻相应故,一切白法熏习满足,因此菩萨诸功德满足。
(4)证白法︰谓诸菩萨依彼证智为于自身大菩提,故说智方便得彼白法证智胜法。
[参考资料] 《究竟一乘宝性论》卷一;《品类足论》卷六;《俱舍论》卷十六;唐译《摄大乘论释》卷九;《俱舍论光记》卷十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