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法眼净(梵dharmacakṣu-viśuddha,藏chos-kyi-mig-paḥi-rnam-par-dag-pa)
指具有观见诸法真理而无障碍、疑惑之眼。与清净法眼、净法眼同义。经中常载有佛陀说法,令诸会众等远离尘垢,证得清净法眼的事迹,如《无量寿经》卷下(大正12‧279a)︰“万二千那由他人得清净法眼。”《杂阿含经》卷十五(大正2‧104a)︰“尔时,世尊说是法时,尊者憍陈如及八万诸天远尘离垢,得法眼净。”吉藏《维摩经略疏》卷四谓,小乘于初果见四谛法,大乘于初地得真无生法,均称为法眼净。又,五眼中之法眼,二乘所无,唯菩萨有之。
◎附一︰《大毗婆沙论》卷六十六(摘录)
此中具摄四沙门果。所以者何,远尘离垢于诸法中生净法眼者说前三果。谓诸具缚及离欲界五品染已,入正性离生,生净法眼,得预流果。若离欲界六七品染已,入正性离生,生净法眼,得一来果。若离欲界乃至无所有处染已,入正性离生,生净法眼,得不还果。令尽诸漏及得无漏心慧解脱者,即是令得阿罗汉果。故此经中具摄四果。
◎附二︰《大毗婆沙论》卷一八二(摘录)
如契经说,佛说此法门时,具寿憍陈那及八万诸天远尘离垢,于诸法中生净法眼。此中远尘者谓远随眠。离垢者谓离缠垢。于诸法中者谓于四圣谛中。生净法眼者谓见四圣谛净法眼生。
[参考资料] 《五分律》卷三、卷十五;《佛本行集经》卷三十四;《长阿含经》卷十三;《四分律》卷三十二;《大乘义章》卷二十(本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