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法华经法


  指为灭罪生善、顿证菩提,依两部合行之法而修持《法华经》的法门。略称为“法华法”。即依据《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》所修之法,该仪轨云(大正19‧594c)︰
  “若修持妙法莲华经,若男若女,则须依修真言,行密行菩萨之道。应当先入大悲胎藏大曼荼罗,并见护摩道场,灭除身中业障,得阿阇梨与其灌顶。即从师受念诵仪轨,三昧耶护身结界,迎请供养,乃至观于己身,等同普贤大菩萨身。若不具如是增上缘者,所有读诵修习如此经王,无由速疾证成三昧。一一印契仪轨真言,应当于灌顶阿阇梨处躬亲禀受,若不从师禀受抉择,而专擅作者,是则名为越三昧耶,受及授者,俱获重罪。”
  欲修此法者,须先在道场内排备大坛、护摩坛、圣天坛、十二天坛;大坛之前悬曼荼罗,坛中心置经筥,安置《法华经》(用敷曼荼罗时,则置于胁几之上),坛的四隅,各立龙头竿,悬挂宝幢;此表开示悟入。又坛的上方,张铺天盖,四面悬幡,幡色依四种法或四方位而有别。此表流转还灭的十二因缘。护摩坛、圣天坛、十二天坛的庄严如常。
  关于行法的次第,根据日僧宽助《别行第一法华法》所说,导师先加持坛及供养物,其次,依序修五相成身观、五处加持、道场观、宝山印、释迦根本印、多宝印、无量寿决定如来真言、法华肝心真言、字轮观、普贤菩萨陀罗尼、赞(四智赞或金刚萨埵赞)、劝请等;伴僧不断地读诵《法华经》全部或其中的〈寿量品〉。
  [参考资料] 《觉禅钞》〈法华法两部配本迹事〉;《秘钞口决》卷十三;《阿娑缚抄》卷七十二〈法华法日记〉;《本朝法华验记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