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法上部(梵Dharmottarīya,巴Dhammuttariya、Dhammuttarika,藏Chos-mchog-paḥi sde)
小乘二十部之一,上座部之一派。音译昙摩尉多利迦、达谟多梨与。意译法胜部、法盛部,或法尚部。依《异部宗轮论》载,此部为佛灭三百年由犊子部所分出。其起因系对于“已解脱更堕,堕由贪复还,获安喜所乐,随乐行至乐。”颂义之解释,所执与他派不同而起。此部以为该颂所说为︰阿罗汉有退、住、进之别。初二句是退,次一句是住,后一句是进;此解与他派不同。其他教义与犊子部略同。
另依《三论玄义》载,佛灭三百年,上座弟子部分为上座弟子、萨婆多二部,后萨婆多部复出可住子弟子部(即旧犊子部)。次三百年,自可住子部再出四部。由于此四部嫌《舍利弗毗昙》之不足,遂各造论取经义以释其不足。以所执异故,故成法尚(即旧昙无德部)、贤乘、正量弟子、密林四部。前三部之部名,乃从部主之名,密林则从住处作名。
《异部宗轮论述记》谓,法上系取“法是可尊敬”之意,或谓法系世间众人之上者。
[参考资料] 《大乘法苑义林章》卷一(本);《四分律疏饰宗义记》卷三(本);《五教章通路记》卷十五;《藏汉和三译对校异部宗轮论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