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正岩(1597~1670)


  明末清初临济宗僧。杭州人(一说金陵人),俗姓郭,字溪堂,号隋山。七岁闻邻人歌“舌头能有几时肥”,即矢不茹腥。十岁出家于灵隐寺,年十五上天台,谒无尽祖灯,更遍参憨山德清、达观真可诸尊宿。师每以思议不及、言说不到处起疑,极力参究,至废寝忘食。后参三峰法藏于净慈,藏诃曰(卍续141‧689上)︰“此皆依识解卜度,正为生死根本。以是求禅,犹北适而南辕也。”师当下竦然请益。藏弹指一下,曰︰“我者里无逐日长进底禅。”师乃拈竹篦子话头,提撕七昼夜。忽闻静板声,疑碍扑落。呈颂曰︰“平地不风起波,无端四面滔天,突出南山鳖鼻,蓦头一气歕干。”法藏遂为之印可。
  其后,又师事横山宏成,并历住皋亭显宁、灵隐、净慈诸刹。康熙五年(1666)遭诬告被捕。在狱坦然自若,随机说法。羁囚悍隶,咸为所化。次年真相大白而获释。归居净慈寺。香幢宝盖,千里云集。康熙九年预知寂时,集众付嘱,手书数百言,记□诸弟子。遗命不得披练戴素,又书辞世偈曰︰“生时卧不坐,死去坐不卧,即今云起风行,花飞叶堕。”复书掩龛偈而逝,世寿七十四。
  [参考资料] 《五灯全书》卷八十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