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梵仙(1292~1348)
元代临济宗僧。明州(浙江省)象山人。俗姓徐。字竺仙,号来来禅子、寂胜幢、思归叟。十岁出家,投吴兴(浙江省)资福寺别流源为侍童。十八岁,依杭州(浙江省)灵山瑞云隐受具足戒。其后,历访诸名刹,参谒晦机元熙、云外云岫、元叟行端、东屿德海、止岩普成、中峰明本诸禅师。后闻古林清茂钳锤辛辣,乃至金陵保宁寺,朝参暮叩。终于豁然彻证,而蒙印可。
天历二年(1329),随明极楚俊东渡日本。深受幕府将军或大诸侯如北条高时、足利尊氏等人的敬重。历住净妙、净智、南禅及建长等寺。延元三年(1338),应请担任相模(神奈川县)三浦量寺的开山祖。晚年隐居于净智寺内的楞伽院,贞和四年圆寂,享寿五十七。其法系称为竺仙派(日本禅宗二十四流之一),法嗣有椿庭海寿、大年法延、云梦裔泽等人。其著作除语录之外,另有《天柱集》《来来禅子集》及《东渡集》等诗文集。又,师在日本当时的文艺、出版等方面曾留下丰硕的功绩,并且以文会友而不问人之法系、法统,因此对日本五大禅林的贡献颇大。
[参考资料] 《本朝高僧传》卷二十七;《延宝传灯录》卷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