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梁漱溟(1893~1988)


  民国哲学家。北京人。原籍广西桂林。本名焕鼎,字漱溟。西元1911年毕业于顺天中学。二十岁时,倾心出世,寻求佛法。1917年,应北大校长蔡元培之聘,讲授“印度哲学”。曾师事欧阳渐,受其影响,对《楞严经》《大乘起信论》持非议态度。二十九岁致力于儒学,由明儒王心斋处入手,后与西洋思想印证,心仪柏格森的生命哲学。又受医学书籍之启发。尝云︰“中国儒家、西洋生命哲学和医学三者,是我思想所从来之根柢。”1928年以后为改革农村社会倡导“乡治运动”。
  梁氏一生著述颇丰,有《唯识述义》《唯识学与佛学》《究玄决疑论》《卅前文录》《卅后文录》《最近文录》《朝话》《自述》《乡村建设论文集》《乡村建设理论》《东西文化及其哲学》《中国文化要义》《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》《印度哲学概论》《勉仁斋读书录》等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