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极成(梵prasiddha,藏mṅon-par sgrub-pa)


  因明学用语。在一因明论式中,立者、敌者对所立的宗前陈、宗后陈完全认可,毫无异论,谓之“极成”。《因明入正理论疏》卷上(大正44‧98a)︰
  “极者,至也;成者,就也;至极成就故名极成。有法能别,但是宗依,而非是宗,此依必须两宗至极共许成就。为依义立,宗体方成。所依若无,能依何立,由此宗依必须共许,共许名为至极成就。至理有故,法本真故。”
  在因明论式中,所立宗依必须使用立敌共许的名辞。设若立敌之间采用不共许之名辞,则生不极成的过失。就有法(宗前陈)而言,若使用不共许的名辞,则有“所别不极成”之过;若于能别(宗后陈)使用不共许的名辞,则有“能别不极成”之过;又,设若有法、能别二者皆用不共许之名辞,则有“俱不成”之过。
  [参考资料] 《因明入正理论》;《因明论疏明灯抄》卷一(末)、卷二(本)、卷三(末);《因明论疏瑞源记》卷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