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李屏山(1185~1231)


  金代佛教学者。名纯甫,字之纯。弘州襄阴(河北省阳原县)人。少举为经义进士,官尚书右司都事,生性嗜酒。无日不饮,每饮必醉,谈论风发。虽新进少年,亦乐与之为伍,有如故交。通晓《庄子》《列子》《左氏春秋》《战国策》,善为文。本与程明道、程伊川等宋儒同样排斥佛教。然在阅读《首楞严》《圆觉》《维摩》《华严》诸经,体得佛教真义之后,遂崇信佛教,转而指摘宋儒未能深究佛教本质,仅以枝叶末节抨击佛教。
  民鉴于北宋儒者大肆批评佛教,遂根据华严之圆融无碍教学,创三教融和说。将佛教教义镕入己论。并撰述《鸣道集说》,驳斥辑录宋儒排佛之二一七种见解之《鸣道集》一书,并谓“吾读周易,知异端之不足怪,读庄子,知异端之皆可喜,读维摩经,知其非异端也,读华严经,始知无异端也。”以示其三教调和说之根本。
  著作除《鸣道集说》外,另有《老子集解》《庄子集解》《中庸集解》《中国心学》《楞严绝解》《金刚经解》(以上全佚)等书。
  [参考资料] 《佛祖历代通载》卷二十;《中州集》卷四;《金史》卷一二六;《宋元学案》卷百;《居士传》卷三十五;《支那儒佛道三教史论》;野上俊静《辽金の佛教》;常盘大定《支那に于ける佛教と儒教道教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