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木兰色


  即赤黑色。木兰是树名,《本草纲目》卷三十七载,木兰产于零陵山谷及大山,皮似桂而香。《四分律行事钞》卷下之一云(大正40‧105c)︰“予于蜀郡亲见木兰树皮,赤黑色,鲜明,可以为染,微有香气,亦有用作香者。”
  佛教将此木兰色与青、黑共称为三种坏色(durvarnī)以之为比丘染制袈裟所用的三种如法之颜色。《摩诃僧祇律》卷十八载(大正22‧369b)︰“若比丘得新衣,当三种坏色,若一一坏色青、黑、木兰。(中略)木兰者,若呵梨勒、□醯勒、阿摩勒,如是比生铁上磨持作点净,是名木兰。”此树之染色称为木兰染,用木兰染所制的法衣,称为木兰衣。后世法衣所用之染色虽不确定,但重戒律者多着木兰衣。
  [参考资料] 《四分律》卷十六;《十诵律》卷十五;《有部百一羯磨》卷九;《大比丘三千威仪》卷下;《释门章服仪》;《四分比丘尼钞》卷二;《五分律》卷九;《佛像□帜义图说》卷上;《佛门衣服正仪编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