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月顶(Mahamahopaddhyaya Vidhushekhara Bhat-tacharya,1878~1959)
印度佛学大师。生于印度孟加拉省玛尔达赫县。小学毕业后,不愿受英式教育,始习梵文,十七岁获“能诗者”(Kauyatirdha)称号。十八岁,前往婆罗奈斯(Vāraṇasi)城,习因明学与吠檀多哲学,并获“论师”(Shastri)头衔。其后,任教于国际大学(系泰戈尔所创办)、加尔各答大学,并获赠“国家教授”荣衔及上述二所大学名誉博士学位。1959年四月四日逝世,享年八十二。
氏精通梵文,从事梵文教学工作长达数十年。此外,更致力于汉学与佛学的研究及印度、中国之文化交流。著作甚丰,其中,颇多系以汉译还原为梵文之作,如《广百论本》(提婆着)、《大乘二十颂》(龙树着)及《辩中边论》校本、《因明入正理论》校本、《瑜伽师地论本地分》校本等书。此外,《梵藏文选》《巴利语课本》等书,已成为印度各大学教授梵、藏、巴三种语言的教本。又,《从阿育王石刻中所见的佛教经典》与《印度佛教各宗史论》等书,也甚获国际间梵文学者的好评。
[参考资料] 吴晓铃〈悼念印度佛学大师月顶老人〉(《现代佛学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