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景真八角亭
云南西双版纳之重要历史建筑物之一。位于□(佛)海县城西十四公里的景真山,东南临流沙河,西濒景真湖。为景真地区中心佛寺“瓦拉扎滩”的一部分。相传,佛教徒为纪念佛陀,遂仿其头上所戴金丝帽式样建造此亭,亭上八角代表常随侍佛陀身边之八大弟子。整体看来,亭顶造型独特,建筑别具一格,为西双版纳诸亭之冠。
据傣文景真史书《博岗》所载,此八角亭建于傣历1063年(1701),由当地傣族僧厅蚌叫与二位内地汉人共同设计完工。在古代,此八角亭为议事亭,凡傣历每月十五、三十两日,景真地区之佛爷均集中亭内,听高僧授经和商定宗教重大活动。此外也是处理日常重大事务,及僧侣晋升为佛爷的场所。又据史书所载,八角亭于1852年毁于兵火,后重修。文化大革命时,曾再度遭受破坏,后于1981年重修。
八角亭亭高十五公尺左右,亭底直径约十公尺。由座、身、顶三部分组成。座由折角之“亚”字形砖砌成须弥座;身由多角之砖砌墙,开四门,墙面内外抹浅红色泥皮,镶各种彩色玻璃,并用金银粉印制花卉、动物、人物等图案;顶为木构,呈锥形多层屋檐,檐系铜铃,刹杆装有花卉图案银片。在傣族之建筑史上,此亭系一颇具代表性之杰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