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方广寺(1)
(一)位于湖南衡山(湖南)莲花峰下︰始建于南朝梁‧天监二年(503),唐时改为方广圣寿寺,宋初又赐额方广崇禅寺,明‧崇祯年间(1628~1644)重建。清初,寺毁于火,后又经修葺。寺右有纪念朱熹、张栻而建的二贤祠,为清代木构建筑。寺前有“洗衲”、“啸台”、“峦响”等石刻。
周围有八座山峰环绕,犹如青莲花瓣绽放,寺居其中,宛如莲蕊,故古来即有“寺在莲花里,群峰附花叶”之题咏。又因寺地处深幽,附近泉石、树木、峰峦均美,故有“不游方广,不知南岳之深”之说,而“方广寺之深”被列为南岳四绝之一。
(二)位于浙江省天台山内︰在天台县城北二十三公里处。原为宋‧建中靖国元年(1101)所创建的石桥寺内的一院,后石桥寺烧毁,至南宋‧绍熙四年(1193)重建应真阁、妙音、响空、瞻风、方广等诸亭。后又荒废,今仅存昙华亭。登亭俯视,可见天台八景之一的“石梁飞瀑”。
明‧万历三十二年(1604),居士葛一鹏重建本寺,后分成上、中、下方广寺三寺。上方广寺在石梁的上流,今存山门、大雄殿、左右廊庑、方丈、罗汉堂、藏经阁、七石塔等。大雄殿奉祀释迦、迦叶、阿难三尊及十八罗汉。罗汉堂则安置五百罗汉。中方广寺最为衰微,仅存石梁之侧的客殿。下方广寺在石梁的下流,有小伽蓝、大雄殿、左右僧房、前门等。
又,石梁对崖的蒸饼峰上,有明‧天启元年(1621)所建的铜亭(堂)一座,重约一千五百公斤,内壁铸有五百罗汉像。本寺四周多岩石,故摩崖石刻到处可见,如宋‧米芾所书的“第一奇观”、宋‧丁大荣所书的“盖竹洞天”、明‧万历丁丑年进士甘雨书的“巨梁悬瀑”及清‧康有为所书的“石梁飞瀑”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