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方以智(?~1671)


  明末清初的考证学家。安徽桐城人。字密之,号鹿起。父方孔照,为明末湖广巡抚。生有异禀,年十五,群经、子、史,略能背诵。崇祯十三年(1640)中进士,任弹劾之职。先后历经李自成之役与明清的鼎革,备受流离之苦。桂王起于肇庆时,由于推戴有功,乃被任用为右中允。桂王移梧州,拜为礼部侍郎东阁大学士。明朝灭亡,出家为僧,驻锡于吉州(江西省)青原山,改名弘智,号无可,别号药地,又号愚者。
  氏博涉多通,自天文、舆地、礼乐、律数、声音、文字、书画、医药、技勇之属,皆能考其源流,析其旨趣。著书数十万言,惟《通雅》《物理小识》二书盛行于世。此外,其与佛教有关之著述,皆收在《青原愚者智禅师语录》与《青原志略》二书中。氏出家说法二十余年,死于1671年。然死因成迷。旅美历史学家余英时在其《方以智晚节考》书中,曾考定其系于惶恐滩自沈而死。然何故自沈,则仍不得其详。
  ◎附一︰《清史稿》卷五百(摘录)
  方以智,字密之,桐城人。父孔照,明‧湖广巡抚,为杨嗣昌劾下狱,以智怀血疏讼冤,得释,事具《明史》。以智,崇祯庚辰进士,授检讨。会李自成破潼关,范景文疏荐以智,召对德政殿,语中机要,上抚几称善。以忤执政意,不果用。京师陷,以智哭临殡宫,至东华门,被执,加刑毒,两髁骨见,不屈。
  贼败,南奔,值马、阮乱政,修怨欲杀之,遂流离岭表。自作《序篇》,上述祖德,下表隐志。变姓名,卖药市中。桂王称号肇庆,以与推戴功,擢右中允。扈王幸梧州,擢侍讲学士,拜礼部侍郎、东阁大学士,旋罢相。固称疾,屡诏不起。尝曰︰“吾归则负君,出则负亲,吾其缁乎?”
  行至平乐,被絷。其帅欲降之,左置官服,右白刃,惟所择,以智趋右,帅更加礼敬,始听为僧。更名弘智,字无可,别号药地。康熙十年,赴吉安,拜文信国墓,道卒,其闭关高坐时也。友人钱澄之,亦客金陵,遇故中官为僧者,问以智,澄之曰︰“君岂曾识耶?”曰︰“非也。昔侍先皇,一日朝罢,上忽叹曰︰‘求忠臣必于孝子!’如是者再。某跪请故,上曰︰‘早御经筵,有讲官父巡抚河南,坐失机问大辟,某薰衣,饰容止如常时。不孝若此,能为忠乎?闻新进士方以智,父亦系狱,日号泣,持疏求救,此亦人子也。’言讫复叹,俄释孔照,而辟河南巡抚,外廷亦知其故乎?”澄之述其语告以智,以智伏地哭失声。
  以智生有异禀,年十五,群经、子、史,略能背诵。博涉多通,自天文、舆地、礼乐、律数、声音、文字、书画、医药、技勇之属,皆能考其源流,析其旨趣。著书数十万言,惟《通雅》《物理小识》二书盛行于世。
  子中德,字田伯,著《古事比》。以智构马、阮之难,中德年十三,挝登闻鼓,讼父冤。父出亡,偕诸弟徒步追从。中通,字位伯,精算术,著《数度衍》,见《畴人传》。中履,字素伯,幼随父于方外,备尝险阻,著《古今释疑》。
  ◎附二︰《青原愚者智禅师语录》跋
  (一)兴磬(方中通)撰
  孔子集尧、舜、禹、汤、文、周之大成。药地老人集诸佛祖师之大成。时也,非人也。孔子时,无诸佛祖师之教,故集尧、舜、禹、汤、文、周之大成,而诸佛祖师之教寓其中。老人本传尧、舜、禹、汤、文、周之道,转而集诸佛祖师之大成,而尧、舜、禹、汤、文、周之道寓其中。时也,非人也。
  教以时起,道以时行。何莫非异类中行乎?何莫非因法救法乎?何莫非乘午会□兼中乎?杖人翁于刀兵水火求天下大伤心人为之托孤,老人南北两逼熅火舍身不二,破篮茎草,遇缘即宗,是天地因时而生老人,复因老人之时而生杖人,可思议哉!
  夫时之不得不病,病之不得不药,药之不得不就医王也。一橛者一橛,昆仑者昆仑,别路者别路。无记顽空者,暗痴胶执。标幢□胜者,莽荡滑疑。惟以不立文字为了涅槃,不以不离文字用穷差别,卒归护短强胜。妄执愈增,差别未明,涅槃亦未晓,佛祖鸳冤乎哉。老人之时乘也,以无我为过关,以不自欺为薪火。合尼山正示、鹫岭大过、漆园旁击而一之。明乎公因反因、正知、遍知,证此五位、天然秩序、寂历同时之大符,所谓透过向上、打杀向上、同患尽分、决于中节,然后知医王集大成,而后能应病予药也。
  如或专提向上,则赤子之恶亦善矣。土之善亦恶矣。赤子土非恶也,不当乎理,不适乎用,善而不得谓之善也。兴磬向侍青原,两闭冬关,父子恩深,刀斧莫入。亥子之交,守榇五云苫山。瓦灯重搜语录编之,归而藏诸浮山。时主席浮山为吾法兄山足大师触着痛处,急愿流通。既成浮志之余,共襄剞劂相与拍掌而喜。谓老人为杖人托孤,即为诸佛祖师托孤,即为尧舜禹汤文周托孤,实为孔子托孤也。火焦露日,枯笋生光,时也,非人也。继而悲谓以此报前之大伤心人,复以此望之天下后世之大伤心人。识法者惧,知音者稀,时也,非人也。药地侍子方中通,法名兴磬,百拜敬识。
  (二)兴斧撰
  余观从上圣人未有不处困而亨者。尼山绕仁知而不得其位,老子谈道德而未广其传,释迦证真常而人多不信。然而三圣之法至今塞天地不衰,诚所谓处困而亨者也。至华严五地菩萨,具无量智,现无量身,说无量法,寓仁义道德、忠信、节孝,及医卜、历数皆归真常,又非恒等所及。
  吾师药地老人临难舍身,踏完天地而归不二,穷尽一切而乘中和。以大才而成大孝,移大孝而持大节,全大节而秉大愿,总持三教,烹炮古今。归于鼎薪。非现五地身,而说三圣之法者欤。非处困而亨者欤。末后受嘱于杖人翁,担荷曹洞大法,计出世二十余年,说法多处,语录若干卷,位白兄于万安患难苫次中,编辑成帙。此又以处困而亨者为刀斧不开之一证也。
  斧奉老人命,住浮渡华严,勉力既成兹山之志,复与位兄谋为语录流通。因缘时节,或自有在,庶不负老人因法救法之苦心也。时丙辰重九,吉州门人兴斧百拜敬识。
  [参考资料] 张永堂《方以智》;余英时《方以智晚节考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