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持斋


  指受持“非时食戒”。与不杀生、不与取等八戒,合称八斋戒。此八斋戒可关闭邪恶,故总称八关斋戒。近人谓吃素为持斋,其义与古义不甚相同。《中阿含经》卷五十五〈持斋经〉将持斋分为三种︰
  (1)放牛儿斋︰谓持斋之时,犹作是思惟︰我今日食如此之食,明日当食如彼之食,犹如放牛儿朝放泽中,晡收还村,彼还村时,作如是念︰我今日在此处放牛,明日当在彼处放牛等。此为下根者,虽受持斋法,却常忆念世事。
  (2)尼犍斋︰谓犹如尼犍子外道,因愍念护持四方百旬内之众生而持斋。然口说与心念不一。此为中根者之持斋。
  (3)圣八支斋︰谓持如法斋,不缘余事,住于阿罗汉明帝受持之心而持斋,此为持斋之正者。此最后一种持斋功德,小则受生于六欲天,大则得四沙门果。
  关于持斋之由来,《大智度论》卷十三载(大正25‧160a)︰“劫初圣人,教人持斋修善作福,以避凶衰,是时斋法不受八戒,直以一日不食为斋,后佛出世教语之言,汝当一日一夜如诸佛持八戒,过中不食,是功德将人至涅槃。”又,持斋之日有三斋日、六斋日、十斋日之分。相传此斋日有诸天神莅临考察,并记录吾人之非行。故必须斋戒清净,谨慎三业云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