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慈悲水懺法
三卷。唐‧知玄述作。收於《大正藏》第四十五冊。卷首附有〈御製水懺序〉及〈慈悲道場水懺序〉。前者乃明成祖於永樂十四年(1416 )所作;後者則成於宋代,作者不明。由序文所載,可知其中蘊含一流俗相傳之故事。內容謂知玄之過去世即漢之袁盎;其時,曾斬晁錯,其後十世皆為高僧,戒律精嚴。故晁錯雖累世欲求報復,均不得便。至唐懿宗時,知玄以得人主之寵遇,故驕慢心漸起,晁錯得其機,乃於知玄膝上生人面瘡。時,知玄雖遍召名醫,均不得癒。後得迦諾迦尊者之助,以三昧水洗瘡,遂得痊癒云云。
全書分上、中、下三卷。共舉九篇懺悔文,每篇懺悔文之前,均先歸命諸佛菩薩。第一懺悔文是總論。第二懺悔文謂當以慚愧乃至觀罪性空等七種心以為方便,復謂懺悔煩惱障中之意惑。第三懺悔文係身、口、意惑業之懺悔。第四懺悔文,謂觀因緣、果報、我自身、如來身四種,及依此觀行滅一切煩惱障。第五懺悔文總說業障,且細說殺生業之懺悔。第六懺悔文敘述偷盜、淫欲、邪淫、四不善語業(即惡口、妄語、綺語、兩舌),及六根所作罪障等之懺悔。第七懺悔文,舉出懺除與三寶有關之一切罪障之懺悔。第八懺悔文述八寒八熱及其他地獄罪報之懺悔。第九懺悔文,懺悔畜生、餓鬼、修羅三惡道及人天餘報之罪業。最後為發願迴向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