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悟空(731~﹖)


  唐代入竺僧。京兆雲陽(陜西涇陽)人。俗姓車。法名法界。為北魏拓跋氏之裔。天寶十年(751),奉命隨張韜光出使罽賓。取道安西,途經諸國,終抵罽賓東都城乾陀羅。其後,因病滯留該國,遂從該國三藏舍利越魔(śarivarma)剃度出家,法名達摩馱都(唐譯法界),時年二十七。二十九歲,至迦濕彌羅國受具足戒,以文殊矢涅地(又譯正智)為親教師,並留於蒙鞮寺,習根本律儀。其後,遍遊印度、中亞等地。貞元六年(790),返抵長安,進獻佛舍利與所譯經典。其所進獻之經典,即其在歸途中,遇勿提提犀魚、尸羅達摩等僧所合譯之《十力經》《十地經》《迴向輪經》。後蒙敕住長安章敬寺,賜名悟空。後返雲陽,祭雙親墓,其後不知所終。所譯經三部十一卷,編入《貞元新定釋教目錄》。
  〔參考資料〕 《大唐貞元新譯十地等經記》;《悟空入竺記》;《宋高僧傳》卷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