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开善寺


  南京钟山第一禅林。位于钟山东南麓。梁武帝天监十三年(514),神僧保志(宝志)示寂,帝敕建此寺,号开善寺,令保志之弟子智藏居之。至陈代,智远亦住此。降至唐‧乾符(874~879)年中,敕令改称宝公院;宋‧开宝(968~975)年中更号开善道场;太平兴国五年(980)改为太平兴国寺。其后又改称十方禅院、蒋山寺。明‧洪武十四年(1381),太祖赐“灵谷禅寺”额;清‧康熙四十六年(1707)圣祖南巡时,曾临幸此寺,并御赐“灵谷禅林”四字匾额。
  该寺自创建以来,迭遭兵火损毁,因此除明太祖建造之无梁殿外,其余大部分佛殿皆系新建。无梁殿是明初建筑物的代表,全部由叠甓空构而成,不施寸木,纯以砖造。大雄宝殿供奉释迦如来及其二大弟子像。并藏有一古梵钟和明版藏经。此外,亦有玄奘法师纪念堂及奉祀三藏法师头盖骨的舍利塔。寺内还收藏有自西湖雷峰塔中取出的“唐人写经真迹”、《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》,以及“江南报恩寺琉璃宝塔全图”等佛教文物。
  [参考资料] 《高僧传》卷十;《续高僧传》卷五、卷十六;《金陵梵刹志》卷三;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七;《佛祖统纪》卷三十七;《古今图书集成》〈神异典〉卷一0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