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寺院版
指日本寺院以非营利性质所开版之书籍。日本在平安时代,盛行“折经供养”,即以印刷经典而行供养之谓,其目的多为死者祈求冥福,灭除业障。如以奈良兴福寺为中心的春日版、镰仓初期以来在高野山开版的高野版、由醍醐寺开版的醍醐寺版、在比睿山出版的睿山版、以京都知恩院为中心的净土教版、由奈良诸大寺(东大寺、西大寺除外)开版的奈良版,以及从镰仓时代经南北朝(十四世纪)到室町时代末期(十六世纪),以京都五山为中心而出版的五山版,均是著名的寺院版。
寺院版原本仅限于佛典的开雕。但在镰仓时代,亦见入宋僧众所加入之寺院版儒书、诗文集,与医书。从室町末期至江户时代,出现以营利为目的的出版业者,寺院版遂渐消失。兹列举包括上记的主要寺院版如下︰
(1)睿山版︰指由比睿山延历寺所开版之佛典,或指在京都所出版的天台宗经典类。后来,由于尊重传教大师而又称传教版。以初期出版的“法华三大部”(1279~1296)等最为知名。其出版的最盛期是在1600年初。
(2)西大寺版︰由奈良西大寺睿尊等人着手刊行的律宗相关书籍。包含睿尊的《梵网经古迹记科》(1275)等书。西大寺在镰仓时代的开版活动极盛,有超越东大寺之势。
(3)净土教版︰指镰仓时代,随着净土教的流行,以京都知恩院为中心而出版之书籍。以具有用纸纯白质良、印刷漆黑、两面印、册子型等特征的《黑谷上人语录录》十八卷(1321)等,最为知名。
(4)泉涌寺版︰镰仓时代,在京都东山泉涌寺,以覆刻律三大部七十三帖之宋刊本为中心而出版的书籍。其中最古老的,是道玄开版的《佛制比丘六物图》一帖(1246)。
(5)大安寺版︰在南都七大寺之一大安寺所出版者,以素庆出版的《中论偈颂》一帖(1292)、《法华义疏》十二帖(1295)等较为著名,但现皆不存。
(6)醍醐寺版︰指在京都醍醐寺所开版的《大乘玄论》五卷。相传在弘安三年(1280)出版后,板本被烧毁,于是在永仁三年(1295)再度开版。
(7)大德寺版︰指自镰仓末期到室町时代,在京都临济宗大德寺所开版的《虚堂和尚语录》《大应国师语录》《大灯国师语录》等书。
(8)东大寺版︰从镰仓中期开始,在奈良东大寺所进行有关华严、三论等书的出版。其中以《大乘起信论》(1243)尤其著名。又,江户初期亦盛行古活字版的印行。
(9)东福寺版︰京都东山临济宗东福寺于正应元年(1288)九月至翌年二月,刊行应庵、密庵、虎丘、破庵、雪窦和尚的语录。其后,南北朝、室町时代即盛行出版事业,庆长(1596~1615)以后亦有古活字版刊行。
(10)法隆寺版︰镰仓初期,奈良法隆寺所出版有关圣德太子等之书籍,包括《梵网经》(1220)、《三经义疏》(1247)、《十七条宪法》(1285)等书。
(11)本国寺版︰京都法华宗本国寺以活字刊行《天台四教义集解》三卷(1595)、《法华玄义序》一帖(1595)。自庆长后半至宽永(1624~ 1644)初期亦印行古活字版。
(12)妙心寺版︰室町末期,京都临济宗妙心寺曾出版《碧岩录》,后再度覆刻。庆长、元和年间(1596~1624)亦有古活字版之刊行。刊行《云门匡真禅师广录》三卷(1613)、《临济录》一卷(1613)等书。
(13)要法寺版︰由京都要法寺圆智日性从庆长初年开始进行的活字开版。庆长五年(1600)曾刊行《法华经传记》《倭汉皇统编年合运图》等书。其后亦有活字版及整版的开版。
(14)临川寺版︰京都临济宗临川寺于兴国二年(康永元年,1342),印行《佛果圆悟禅师心要》《灵源和尚笔语》。以后到室町初期(1433)又刊行十数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