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安多政教史
西藏史籍。原名《多麦教法史》,全称为《详论多麦地区佛陀圣教发展史海》。通称《史海》。“安多”即古之“多麦”。“多麦”于元、明时译为“脱思麻”,故本书亦被称为《脱思麻教法史》。智观巴‧贡却乎丹巴饶吉(1801~?)着,吴均、毛继祖、马世林等译。成书于清‧同治四年(1865)。本书版木原藏于夏河阿木去乎寺,后遭兵乱烧毁,以致流传日少。1982年,甘肃省民族出版社出版藏文铅印本,并以多麦地区已通称为“安多”(大致指今青海巴颜喀喇山以东,包括甘肃与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),故署名《安多政教史》。
作者智观巴‧贡却乎丹巴饶吉生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合作丹增部落,其所处时代,正值拉卜楞寺鼎盛发展之际。当时高僧辈出,名师如林,著述论说,蔚为风气。师自九岁起,即在拉卜楞寺阿莽‧贡乔坚赞座前钻研内典,兼习诸明处。举凡显密义理、天文历算、声明、诗学,以及声律、词藻诸学科无不通晓。曾先后两次赴西藏卫地深造,并遍历安多南北诸大寺院,求师访友,讲辩经义。师所到之处,以学识渊博,有学有证,戒行严谨,德行贤妙而甚受推崇。师除撰本书外,另编有关于天文历算方面的著作。
全书分三编十八章,内容在叙述今甘肃陇南白龙江流域、洮河流域、大夏河流域、青海之黄河、湟水、隆务、大通诸河流域,以及河西走廊、四川之松藩、阿坝、大小金川等处大小寺院(主要对象为格鲁派)的建立,发展过程,大小政教合一的形成,中央政府对这些地区各主要寺院的敕建与其历史作用,各中心寺院的形成与兼并,主要历史人物的成长与作用,若干部落的形成与发展,以及一些地区的宗教斗争及青海与卫藏的关系等等。此外,并罗列各大寺院之各学院的设立、讲学制度、学级、课程、学位、僧侣数目、活佛府邸以及法会等。尤其对于各寺院所属的溪卡庄园,更缕述其隶属关系。所含史料颇为珍贵,故本书雕版刊行后,不仅流行于藏区,亦流行于国外。为国际藏学家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