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姚兴(366~416)
五胡十六国中后秦的第二代皇帝。南安赤亭(今甘肃陇西东)羌族人,为后秦开创者姚苌之子。字子略,谥文桓帝,庙号高祖。前秦‧苻坚时,曾为太子舍人。姚苌称帝后,立为皇太子。苌死(394)嗣立,攻败前秦与西秦,又灭后凉,兵势称盛。后伐夏败还,降号称王。殁后,长子姚泓继位。
姚兴笃信佛法,在位期间,大力提倡佛教,乃使远地而至之沙门有五千余人,且迎请鸠摩罗什到长安译经,对我国佛教史之影响尤大。
◎附︰《晋书》卷一一七〈姚兴载记〉(摘录)
兴如逍遥园引诸沙门于澄玄堂,听鸠摩罗什演说佛经。罗什通辩夏言,寻览旧经多有乖谬,不与胡本相应。兴与罗什及沙门僧略、僧迁、道树、僧睿、道坦、僧肇、昙顺等八百余人更出《大品》。罗什持胡本,兴执旧经,以相考校,其新文异旧者皆会于理义。续出诸经并诸论三百余卷,今之新经皆罗什所译。兴既托意于佛道,公卿已下莫不钦附。沙门自远而至者五千余人。起浮图于永贵里,立波若台于中宫。沙门坐禅者恒有千数,州郡化之,事佛者十室而九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