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天竺字源
书名。七卷。北宋‧法护撰。全书将悉昙的缀字法分类为十八章,以梵汉两种文字并举而解其音义。以景祐二年(1035)表进此书,故称为《景祐天竺字源》。卷首有仁宗的御制序。梵字出自译场沙门文涉、文一的手笔,汉字则出于盛师民及路德邻等人之手。
根据此书,可以推知北宋时梵字佛典所用的字形。此种字形和古来的悉昙文字有不少差异,颇类似近代印度流行的天城(deva-nāgarī)字体。据说可根据此种文字,修正有不少误脱的《悉昙字记》中之对译字。
[参考资料] 《佛祖统纪》卷四十五;《广清凉传》卷中;《至元法宝勘同总录》卷十;《悉昙八家请来并本朝诸制作目录》;《悉昙目录》;《悉昙具书目录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