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大明三藏法数
明代一如等奉编纂的佛学辞典。又称《三藏法数》《大明法数》。凡五十卷。成书于明‧永乐年间(或说十七年)。收于《嘉兴藏》(新文丰版)第六册、《大藏经补编》第二十二册。
根据幻轮《释鉴稽古略续集》卷三所云(卍续133‧268上)︰“永乐十七年,(中略)三月初三,命道成、一如等八人校勘藏经,新旧比对,聚僧写录。(中略)大明法数︰一如法师奉敕探讨大藏群经,采辑类编。”可知本书的纂辑年代,当在校勘大藏经期间。由于它是辑录大藏经中有关法数之名词,加以解释,并类别排次,故名《三藏法数》。
编者一如,会稽人,高僧具庵之弟子,尝驻锡上天竺寺。明成祖永乐十七年(1419)奉校勘大藏经。后为僧录司右觉义,寻转右阐教。仁宗洪熙元年(1425)示寂,享年七十四岁。一如为当时著名之学僧,而与他同修大藏同纂此书者,亦皆为一时之选。
本书五十卷,起自“一心”终于“八万四千法门”,共一千五百五十五项条目。首三卷为法数总目,各条之下均详注出典,甚具史法,迥异明人辑书不举出据之缺失。
此书各条目之解释均根据经论,折衷融贯;遇各家各宗派之异说,皆征引诸家,颇为详备;凡艰深之理,亦能以浅显之笔解明。唯原书总目,不易查索。民初佛教文化之重要推动者丁福保有鉴于此,乃命黄理斋重新编辑索引(即“三藏法数通检”),今人依此查索,颇为便利。《三藏法数》之印行,一则可看出中国佛教界编辑工具书的传统,迄明未衰;一则可窥见明成祖弘扬佛教的热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