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大云寺(1)


  (一)唐代依则天武后之敕愿而于全国各州所建的寺院︰又称大云经寺。永昌元年(689),沙门法朗等伪撰《大云经》,进献与武后,对武后说神皇受命事。由是,武后改国号为周,同时颁布此经于天下,且令各州建大云寺。相传当时所度之僧,约有千人。
  当时,天下各州是否皆建大云寺不得而知,但征诸文献,得知长安、河内、凉州、扬州、温州、淄州、柳州、宣州等均曾造立。其中,长安大云寺本名光明寺,乃隋‧开皇四年(584)文帝为沙门法经所立;河内(河南省怀庆府)大云寺,建于隋文帝时;凉州大云寺,晋时凉州牧张天锡所建,本名宏藏寺,后改为天赐庵,武后时改称大云寺。此等寺院并非当时新建,乃改称旧有寺院而成。日本的国分寺,即仿照大云寺而立。
  (二)摩尼教寺院︰又称摩尼寺、波斯寺、祅寺。据《佛祖统纪》卷三十九所载,太宗时,波斯穆护进火祅教,建大秦寺。武后时,波斯拂多诞进二宗经;厥后大历间(766~779),荆、扬、洪、越等州各建摩尼寺。依《佛祖统纪》卷四十一所载,唐代宗三年,敕回纥奉末尼者建大云光明寺。又载代宗大历六年(771),回纥请于荆、扬、洪、越等州置大云光明寺,其徒白衣白冠。宪宗元和二年(807),于河内府(河南)、太原府又各建一寺。由大摩尼数年一次来往管辖之,朝廷亦设祅正。武宗会昌年间(841~846),与佛教同被废止。相传北宋时,回纥人企图再兴,但未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