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大乘唯识论
一卷。陈‧真谛译。又称《唯识论》。收在《大正藏》第三十一册。本论是世亲《唯识二十论》三汉译之一,梵本尚存,也有藏译本。本论论名,据诸经录所说,原来与般若流支的第一译本相同,单作《唯识论》,“大乘”是后代冠上的。
由最前面的序文可知,本论旨在明示人无我、因缘法体、真如法等三空。论名的“唯识”,乃表明但有内心而无外境,只应说破外境,不应说破心。说破心,其意仅指破妄识烦恼相应心,而不破佛性清净心。本文由颂与长行构成。全论共有二十四颂,比玄奘译的《唯识二十论》多三颂,比梵本或西藏译多二颂,比般若流支译多一颂。卷首的序文二颂却是他本所无。其余的颂、长行,大体各本大同小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