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圣寿寺
(一)四川著名寺刹︰位于大足县城东北十四公里处。始建于宋代。明‧永乐十六年(1418)蜀王命慧妙重建,现殿堂基址,皆明代遗迹。明末兵乱,寺毁,清‧康熙二十三年(1684)性超重建。乾隆二十三年(1758)慧心住持,寺得中兴。同治九年(1870),德芳又捐资修葺殿宇。
圣寿寺之殿堂建制与众不同,山门后为天王殿、灵霄殿、大雄宝殿、燃灯殿、维摩殿,依山势高低而建,错落有致。天王殿毁于文革。灵霄殿颇类似道教宫观,中龛坐帝释,左龛坐关羽、文昌,右龛坐川主、火神。帝释背后韦驮像,手持宝杵,身披甲胄。大雄宝殿中奉毗卢遮那如来。上殿供三世佛,此殿旧名“经殿”,即藏经殿。出三世佛殿沿石级而上为燃灯殿,再上为维摩殿,即宝顶。维摩殿内有一石台,台上刻维摩大士卧像,俗称“睡摩佛”,已毁于1981年。殿前尚存明‧永乐年间(1403~1424)慧妙所植古柏十余株和一株罕见的黄金树。
燃灯殿侧有一殿,名“小佛湾”,系赵智凤(智宗)初创宝顶石刻时的蓝图,内刻佛菩萨像,数盈千尊,并有法身塔,塔上遍刻经目。殿外石墙围绕,墙上历代诗人题诗甚多。山门左方为灵官殿,殿下即大佛湾摩崖造像。大佛湾分两部份,左侧刻牧牛图、圆觉洞、辟支佛,右侧刻护法神、六趣生死轮、八十八佛、千手千眼观音、释迦示教图、毗卢道场、父母恩重经、大方便佛报恩经、极乐图、地狱图柳本尊行化十图等。
(二)位于山西沁县西北十八公里灵空山峪︰相传唐懿宗第四子李侃,因避黄巢之乱而至此隐居。四年后建寺,并落发为僧,后谥封“先师菩萨”,寺称“先师禅院”。北宋‧端拱二年(989)重修后,改为今名。寺居崖下,因地建造,规模严整,布局奇特。寺内古碑数通,载寺史沿革与山水风光。又,寺周有盖海洞、五龙池、十八盘等天然胜景,人称灵空十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