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四天王寺


  日本和宗(圣德宗)的总本山。位于大阪市天王寺区元町。山号荒陵山。略称天王寺。别称荒陵寺、敬田院、难波寺、难波大寺、崛江寺、三津寺。关于本寺的创建由来,众说纷纭。最普遍的说法为︰用明天皇二年(587),圣德太子为讨伐物部守屋,乃造四天王像,并建立此寺。其原址设于玉造东岸,后移往难波的荒陵,即现址。其后,受历朝尊崇。
  承和五年(838),寺中设置“别当”一职,由天台宗山门、寺门交互补任此职。后以二门屡为此职争执不断,文永元年(1264)该职转由延历寺担任。康安元年(1361)震灾后,圆海再兴之。此后,由于数度火灾及二次大战的空袭,寺舍烧毁大半。近年渐次复兴,伽蓝配置形式与创建当时相同(其式样系自中门至讲堂南北相连,称为四天王式)。
  由于此寺系圣德太子所创建,遂成为太子信仰的中心地。中世以降,贵族、庶民的诸多信仰亦多集中于此。寺宝颇多,其中,纸本着色扇面法华经册子及丙子椒林剑、七星剑(二剑相传为圣德太子所佩带之剑)等,均已列为日本国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