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善修(1543~1615)


  朝鲜禅僧。右带方獒树(全罗北道南原)人,俗姓金。号浮休。幼随头流山(即智异山)信明出家,谒芙蓉灵观而得证。其人身长腹大,修眉丰颊。得法之后,借览相国卢守慎之藏书。七年之间,涉猎至广。其书法亦强劲俊秀,与松云惟政齐名,时称二雄。壬辰之役,隐于德裕山。乱平后,赴伽耶山海印寺,会见明将李宗城。后移住九千洞。相传师曾诵《圆觉经》以教化一巨蟒,又为国王光海君说法要,蒙赐紫襕方袍、碧绫长袗、绿绮重襦及金刚数珠等物。1614年,从曹溪松广寺移至七佛寺,翌年七月染疾,付法予门人碧岩,书一偈泊然而寂,年七十三。门人在海印、松广、七佛、百丈四处建塔,收葬灵骨。五年后,光海君追谥师为“弘觉登阶”。其后,门人碧岩觉性为编诗文集《浮休堂集》五卷。
  相传师之门下有七百余人。其中碧岩觉性、雷静应默、待价希玉、松溪圣贤、幻寂印分、抱虚淡水、孤闲熙彦等七派较盛,颇能奴师之门风。致使浮休之法脉得以绵延,与西山门下并为李朝中期以后朝鲜禅宗系统仅存之二法系。近世以来,浮休之法系仍传播于智异山等处。
  [参考资料] 《朝鲜金石总览》卷下〈松广寺嗣院事迹碑〉;《朝鲜佛教通史》上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