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净心诫观法


  二卷。唐‧道宣撰。收于《大正藏》第四十五册。系南山律宗开祖道宣教示门人自修及教化之道。凡三十篇,即(1)净心诫观法五字释名法。(2)诫观序宗法。(3)诫观五停心观法。(4)诫观末法中校量心行法。(5)诫观六难自庆修道法。(6)诫观世相如梦修出世善根法。(7)诫观破戒僧尼不修出世法。(8)诫观外现威仪内起邪命法。(9)诫观取相恃善诳佛法。(10)诫观慢天惧人屏处造过法。(11)诫观女人十恶如实厌离解脱法。(12)诫观檀越四事从苦缘起出生法。(13)诫观六道流转受报无穷法。(14)诫观八风力大智者不动法。(15)诫观身心相苦恼过患法(以上为上卷)。
  (16)诫观诈善扬名口清心浊法。(17)诫观众生各着依正二报法。(18)诫观烦恼结使法。(19)诫观十八界假缘生法。(20)诫观修习安那般那假相观法。(21)诫观善恶相资法。22诫观六道众生善恶因果法。(23)诫观行者善护戒财尘贼止劫法。(24)诫观世谛第一义谛法。(25)诫观晚出家人心行法。(26)诫观对发菩提心法。(27)诫观教化众生法。(28)诫观佛性不一二非有无含中道不着中法。(29)诫观智差别福田不等法。(30)诫观内行密修嘱付殷勤受持法(以上为下卷)。
  此中,第一“释名篇”在解释题目“净心诫观法”,谓戒既完具定复清净,以戒定净令智慧净。智既净已,显自身源。有此义故,名为净心。励己修道,离过患为诫;依止观二门,生长一切禅支道品名观;加行胜进住不退心,故名为法。第二“序宗篇”说欲修道者,先断财色。第三“五停心观法”以下至第二十五“心行法”等二十三篇,说对治诸垢烦恼业可以清净身心,即明自利之行。第二十六“发菩提心法”以下至第二十九“福田不等法”四篇,说大乘利他之行。第三十“受持法”,谓应受持此法。又,自第二篇起至第二十九篇,各篇均附有长行偈颂。此外,卷首有宋‧元照所作之序。注释书有宋‧允堪所撰之《发真钞》三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