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六成就
谓每部佛经篇首之通序所必须具备的六项内容。又称六种成就、六事成就。即信成就、闻成就、时成就、主成就、处成就、众成就。宗密《盂兰盆经疏》卷下(大正39‧507a)︰
“一切经初皆云︰如是我闻,一时佛在某处与某众若干人俱。诸经多具六种成就,文或阙略,义必具之,谓(一)信、(二)闻、(三)时、 (四)主、(五)处、(六)众。六缘不具,教则不兴,必须具六,故云成就。”
即“如是”,是信成就;“我闻”,是闻成就;“一时”,是时成就;“佛”,是主成就;“王舍城”,是处成就;“与大比丘众若干人俱”,是众成就。具此六缘则教兴,故名六成就。
古来判释通序之文,诸家所说不同。梁‧宝亮《大般涅槃经集解》、法云《法华义记》、唐‧灌顶《大般涅槃经疏》等书,将佛(主成就)摄属于住处(处成就),仅明五成就。《金刚仙论》卷一以如是、我闻、一时、佛、住处等五句为通序,未举众成就。圆测《仁王经疏》卷上(本)载,真谛开为七事,即(1)“如是”,指所闻之法;(2)“我”,谓能闻之人;(3)“闻”,即亲奉音旨;(4)“一时”,指所闻之法善逢时机;(5)“佛”,即能说之师;(6)“住处”,指说法处;(7)“大比丘”,意谓非独闻。
六成就之说恐系折衷此等诸说而有。除宗密外,另有智顗《法华经文句》、吉藏《观无量寿经义疏》《维摩经义疏》,以及慧净、智俨、元晓、慧沼、湛然、智圆、元照等诸师也皆沿用。
此外,法相宗诸师多依亲光《佛地经论》,将通序分为︰总显已闻、教起时、显教主、教起处、教所被机。其中“如是”与“我闻”合称总显已闻。
依《大般涅槃经后分》卷一载,阿难请示佛陀,于如来灭后结集法藏时,当安何语于经首,佛陀答以︰一切经首当安“如是我闻,一时佛住某方某处为诸四众说是经”。因此诸经之经首均有“如是我闻”之语,“我”也被解为阿难之自称。又此等六事乃诸经通用之序分,故称通序;又因其乃证实该经确为佛说,诚属可信,故又称证信序。
[参考资料] 《大智度论》卷二;《法华论》;《法华文句》卷一;《法华经义疏》卷一;《集法藏经》;《般若灯论》;《华严探玄记》卷二;《华严经疏》卷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