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八相成道
指佛陀一代的化仪,亦即其一生之生命历程中的重大事迹。又称八相作佛、八相示现、释迦八相,略称八相。所谓八相,有小乘八相说、大乘八相说两种。前者即《四教义》卷七所说︰下天、托胎、出生、出家、降魔、成道、转法轮、入涅槃;一般皆以此说为依准。后者即《大乘起信论》所说︰从兜率天退、入胎、住胎、出胎、出家、成道、转法轮、入于涅槃。前后说之别,在于后者有住胎无降魔。按八相说始自无著世亲时代,而后一说则可能源自我国。
又,依《有部毗奈耶杂事》卷三十八所载,摩诃迦叶于佛入涅槃后令行雨大臣图绘菩萨上天下天、象形托生、降诞、逾城出家、苦行六年、菩提树下成道、为五比丘说法、现大神通、三十三天为佛母说法、宝阶三道下赡部洲、游化诸国、双树间入涅槃等十二相;《阿育王传》卷二云,阿育王尝建塔于佛诞生处、菩提树处、转法轮处、般涅槃处。今印度鹿野苑博物馆所藏瓦拉那西出土的佛传碑像,共划分为三区,下段刻白象入胎、降诞、龙王灌顶;中段刻逾城出家、苦行,上段刻降魔成道、鹿苑说法;此外,该馆还藏有数种刻画降诞、成道、初转法轮、入涅槃的图绘。加尔各答博物馆也藏有四相浮雕相。
中国云冈第六窟南壁下方的佛传浮雕中,刻有阿私陀仙占相、遭遇病者、邂逅沙门、告别耶输陀罗等图相;南京摄山栖霞寺舍利塔八角基坛之西北面,有白象下降、托胎,北面有降诞、灌顶,东北面有四门出游,东南面有尼连河沐浴、牧女献乳、成道,西面有入灭、荼毗等浮雕相。由此可见,有关释尊化仪的相数自古已无定案。
日本自古即盛行雕画八相成道图,如《扶桑略记》卷五,白凤九年药师寺条云︰“两塔内安置释迦如来八相成道之形。”《斑鸠古事便览》上堂之条云︰“画高二间半,横六间之释迦八相成道图。”今伊势(三重县)大福田寺所藏“绢本着色释迦八相成道图”,京都万寿寺、越前(福井县)剑神社所藏“绢本着色八相涅槃图”皆被指定为国宝。
此外,佛陀对所化众给予八相成道的记□,则称作八相记。如湛然《法华文句记》卷六(上)所说(大正34‧257b)︰“得八相记,十方作佛。”以及同书卷八之一所说(大正34‧296a)︰“今此品中,祇记八相。”者即是。
天台宗判《法华经》所载二乘、龙女所受记□,为初住的八相作佛;佛化导的目的在于引所化众生入于初住,既入初住以上,所证之理与极果无异,自然得以流入萨婆若海。如谛观的《天台四教仪》云(大正46‧779c)︰
“次入初住,断一品无明,证一分三德。(中略)现身百界,八相成道,广济群生。华严经云,初发心时便成正觉,(中略)便成正觉者,成八相佛也。是分证果,即此教真因。(中略)龙女便成正觉,诸声闻人受当来成佛记□,皆是此位成佛之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