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佛顶(梵uṣṇīṣa,藏gtsug-tor)
密教用语。“佛顶”原指无人能见的佛之顶相,至为尊贵、殊胜。密教以此语引申为最尊贵之诸尊,而云“无顶尊”。此语之应用,可谓为佛的无见顶相之佛格化。音译为乌瑟腻沙。《大日经疏》卷十(大正39‧683b)︰“次一切佛顶者,一切佛顶谓十佛刹土微尘数佛之顶。顶是尊胜之义,最在身上也,即是十八佛不共法之别名。此本尊形像,一同释迦具足大人之相。唯顶肉髻作菩萨髻形为异也。”
佛顶的种类,可分为三佛顶、五佛顶、八佛顶、九佛顶、十佛顶。此中,“三佛顶”是指广大佛顶、极广大佛顶、无边音声佛顶;“五佛顶”是指白伞盖佛顶、胜佛顶、最胜佛顶、光聚佛顶、除障佛顶。《大日经疏》卷五谓“三佛顶”是如来三部众德之顶,“五佛顶”是释迦如来五智之顶,于一切功德中,犹如轮王具大势力;“八佛顶”是此三佛顶与五佛顶的合称;“九佛顶”是于八佛顶上,加摄一切佛顶;“十佛顶”是九佛顶上,再加普通佛顶。但其名称依经轨之不同而有差别。
[参考资料] 《大日经》卷一;《大日经疏演奥钞》卷五十三;《一字奇特佛顶经》卷上〈曼荼罗仪轨品〉;《玄应音义》卷二十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