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佛牙节


  锡兰(今斯里兰卡)的佛教节庆。每年八月一日至十二日,由佛牙寺及印度教寺院共同于坎底市(Kandy)举行。现行仪式创始于西元1775年吉祥称王师子(Kirti śri rāja siṅha,1747~1782在位)时代。游行盛会分三个阶段举行︰(1)一日至六日为正式游行期。每晚七时开始,首先将神像自各处迎至佛牙寺前,然后游行。佛牙队在前,其次为四大神像队(即保护神像队、毗6 奴神像队、战神像队、女神像队),各队皆有象群。鼓乐歌舞队随后,人民手持火炬恭敬礼拜。(2)七日至十一日改以轿子抬着神像与佛牙队会合,再开始游行,然后返回原处。(3)十二日有两项较为特殊的仪式,一为护送战神至佛牙寺附近的摩诃吠利恒河(Mahāveligangā)洗剑,一为游行队伍至印度教“伽那提婆拘婆罗”(Gaṇadevikovila)神庙为世界祈求和平。信徒并于节庆期间,尽力布施财物予寺院、僧众,以求取功德。
  按锡兰人自古以来即甚为尊重佛牙。据《佛牙史》所载,被视为锡兰第一国宝与代表佛陀的佛牙,乃西元四世纪时,由南印度羯陵伽国密传至师子国(锡兰)者。初置于王都阿㝹罗陀补罗城塔园寺,每年定期请出供人民膜拜。五世纪初叶由印度抵达锡兰的东晋‧法显,在其《佛国记》中记载(大正51‧865a)︰
  “城中又起佛齿精舍,皆七宝作。(中略)佛齿常以三月中出之。(中略)却后十日佛齿当出至无畏山精舍。(中略)种种法事昼夜不息,满九十日乃还城内精舍。”
  七世纪时,玄奘的《西域记》卷十一〈僧伽罗国〉(即师子国)条中也曾记载,王宫侧有佛牙精舍,王于佛牙日恭敬礼敬之。其后,自西人势力伸入锡兰后,王都迁至坎底市,佛牙亦移至坎底新建佛牙寺供养。故佛牙节也称为“坎底大游行”(Kandian Perahera)。
  [参考资料] 净海《南传佛教史》;《佛教文史杂考》(《现代佛教学术丛刊》{100}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