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佛光寺(2)
日本真宗佛光寺派大本山。位于京都市下京区高仓通佛光寺下峰新开町,山号汁(一说涩)谷山。本尊为阿弥陀如来。
关于本寺之创建,寺传有二说︰
(1)系亲鸾圣人于建历二年(1212)在山科西野村所创,初名兴正寺。元应二年(1320)六月,第七世了源将本寺迁至京都东山涩谷,重建堂舍。嘉历二年(1327)五月,因本尊放瑞光,照凤阙,后醍醐天皇乃赐号“阿弥陀佛光寺”。
(2)系了源于正中元年(1324)在山科安祥寺村所创,本愿寺觉如命名为兴正寺。元德元年(1329)本寺移往涩谷,改号佛光寺。
至宽正六年(1465)第十三世光教时,本寺获后土御门天皇勒列为门迹。此为真宗门迹的滥觞。后经豪继任第十四世,但遭睿山众徒的强烈反对。遂于文明十四年(1482)让予其弟经誉,自率众多支坊、末寺投本愿寺莲如门下,改称莲教。并在山科建一寺,名兴正寺。从此佛光、兴正二寺各自独立。天正十四年(1586),丰臣秀吉计划在涩谷造大佛殿,乃将堂舍徙至现址。天明八年(1788)、元治元年(1864)遭焚毁,后逐渐修复。
今本寺领域达四千余坪。除有阿弥陀堂、大师堂、钟楼、白书院等堂宇外,另有明显寺、照流寺、光兰院、大善院、长性院等支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