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五种三昧道
真言宗分一切三昧为世间、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地等五种三昧道。见《大日经》卷二〈具缘品〉。略如下述︰
(1)世间三昧道︰指修世间的四禅、八定等诸三昧者。认为世间的因果和业之生、灭,皆由神我掌握,不知因缘的实义,未能离我。
(2)声闻三昧道︰《大日经》云(大正18‧9c)︰“秘密主,声闻众住有缘地,识生灭除二边,极观察智,得不随顺修行因,是名声闻三昧道。”即住于九想、八背舍、八胜处、三三昧等各各有缘之地,观四谛,识因缘生灭,离断常、有无二边,生真谛之智,得不随顺生死之因;然仅了达无我,未深达生死之法,极度厌怖生死之法,欲求疾速出离。
(3)缘觉三昧道︰《大日经》云(大正18‧9c)︰“秘密主,缘觉观察因果,住无言说法,不转无言说,于一切法证极灭语言三昧,是名缘觉三昧道。”即缘觉观察十二因缘深达其实相,然只知空,未知有,故怠逸心生,缺出假利生之方便。
(4)菩萨三昧道︰有一生补处三昧道、八地三昧道二种。八地三昧道是菩萨八地之初,有沈空之难,故起如幻三昧,劝利益众生。补处三昧道是十地满心将入佛果的三昧。
(5)佛地三昧道︰是如来自性的法界体性三昧,超越语言、远离因缘、住真谛,为密教五相三密的三昧道。
五种三昧道中,第一种是世间三昧道,后四种是出世间三昧道。四种出世间三昧虽有浅深,皆断惑证理,有出三有的实益。反之,世间三昧道则三有不尽,故止于俗世利益。又,《大日经疏》卷七谓五种三昧道有浅略、秘密、深秘释等三重意趣。此中,第一浅略释,谓依显教所说,五乘尚未相融,畛域分明,有其优劣深浅,此属为不知秘密藏者的方便说。
第二秘密释,五种三昧皆为开净菩提心之实相门,真言行者直以三密为门,修行时先住于有相瑜伽的世间三昧,其后入觉证唯蕴无我之理的声闻三昧,再入以十缘生句观诸蕴无性无生的菩萨三昧;行者转升的次第虽有浅深之别,但与显教之说奝然不同。
第三深秘释,即于五种三昧,不论入何门,皆一生成佛,到达法界之体性,无浅深之别,此说异于渐次修证之说,乃胎藏曼荼罗横平等门之实义。故说五种三昧所诠皆为佛地三昧。
[参考资料] 《秘藏宝钥钞》;《大日经义释演密钞》卷六;《真言宗教时问答》卷三;《大日经疏钞》卷二;《大日经疏演奥钞》卷十九、卷二十。